在纪录片里,
 
看尽岁月流逝,
 
看穿沧海桑田。
 
有这么一部片子,
 
常年霸占纪录片推荐榜首,
 
是当之无愧的纪录片之王。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1)

《人生七年》
 
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人生七年》,英文原名《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2)
 
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拍摄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
 
2014年,嘉宾琳因疾病去世,无缘后续拍摄。除了琳以外,还有一名男嘉宾也因故退出,于是到目前为止,只剩下了12位参与者。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3)
 
这是一部仿佛赐予了我们上帝视角的影片。每一部都客观记录了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八部看完,恍如隔世。
 
下面简单为大家捋一遍这个系列的大致内容: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4)
 
人生的轮回从十四个七岁孩子的真实生活开始,他们天真无邪的脸上写满对生活的憧憬与渴望。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5)
 
在7岁时,中产阶级的孩子对于未来的预估明显有点梦幻:成为宇航员,反对种族歧视,嫁给谁谁谁,或者羞于回答。
 
下层阶层有住在劳动之家的娃子则在宣称:是的,打赢架很重要,大学是什么?长大后希望成为驯马师,希望明天不会挨打。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6)
 
“七岁看老”,在这童言无忌的问与答中,人生七年又七年,震撼上演。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7)
 
时隔七年,当年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刚刚长大,他们初见世界还是懵懂的,面对镜头仍然稚嫩青涩。
 
家庭背景影响了他们对于未来的想象,并在之后持续影响他们的选择。
 
富家子弟会一直求学,而中下层的孩子不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很随意地辍学。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8)
 
不过,无论未来怎样,这花季年华,才是漫漫人生的第一步。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9)
 
正值青春年华的孩子们,已经长到21岁。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10)
 
东区女孩琳(2014年去世的那位)很早步入了社会,并在19岁结了婚。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11)
 
当年导演的初衷是批判英国社会阶层的不可改变性,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
 
在时隔数十年之后,这一点似乎已初步得到了印证。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12)
 
此时,他们已经长到28岁,正处在一生中的黄金年华。有的结婚生子,有的正在打拼自己的事业。
 
家境优渥的三个男孩,早早成为了律师,电视制作人等,过着上层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上层家庭女孩苏,叛逆之后也拥有了幸福的家庭。
 
下层的几位,则是只能拥有一份服务他人的工作,而不是一个施展自己的职位。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13)
 
儿时的梦想正逐步转为现实的面目,漫漫人生的旅途才刚刚开始。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14)
 
又一个七年过去了,这时的他们都已成了35岁的中年人,成家立业。
 
导演再次追踪他们的生活,记录他们的事业是否成功,爱情是否美满。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15)
 
七年,岁月的痕迹已悄然爬上每一个人的面庞,优良的社会资源在三个阶层分布的巨大差异,的确是他们拥有不同人生的重要原因。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16)
 
42岁,不惑之年的他们其中有的正在面临父母过世的问题,有的正在处理自己孩子成长的问题。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17)
 
其中不乏独自带着孩子的单身妈妈,或离婚再婚重组家庭。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18)
 
四十九岁,岁月蹉跎,人生轨迹已经定型,你是会悔恨感慨,还是遥想当年风华正茂?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19)
本部主要综合了被访者七岁、十四岁、二十一岁、二十八岁、三十五岁以及四十二岁多年的访问精华,带领观众回顾他们目前五十年的人生。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20)
 
人生行至大半,看尽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年华终有老去的一天,可生活仍将继续。
 
陪伴这些孩子度过半个世纪的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也已两鬓斑白,《人生七年》还将继续。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21)
 
这个系列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早早离世的琳。
 
7岁时她灵动可爱,长相标致,而14岁时她已不想直面镜头。19岁便早早步入婚姻殿堂。
 
显然婚姻过早地消耗了她,她对很多事情不满,认为这个国家的教育一败涂地,愤懑,脸色也越来越差。
 
再往后看,你会发现琳是所有人物中老的最迅速的,35岁的她就有了一张完全苍老的脸。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22)
 
开始被疾病缠绕,并且对疾病的到来摆出接纳的态度,早早地接纳了自己的命运,再往后去,伴随着脸色的惨不忍睹,她有了更多的疾病,2014年,她因病离开了,刚刚58岁。
 
还有男孩尼尔,是这部纪录片最让人心酸的角色。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23)
 
七岁的他几乎是男孩里最可爱的,脸上总挂着笑容,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理想,做宇航员,开旅游大巴。
 
但是仅仅到了14岁,他脸上的笑容消失的无影无踪,并且从此以后节目里再没有见过他的笑容。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24)
 
他曾是个理想主义者, 没有进入梦想的牛津大学后很快从大学辍学,做了建筑工人。
 
28岁的他在英国四处流浪,居无定所,穿着不合身的老旧西服,头发半秃。
 
他一直独身,流浪,困于哲学的思索之中,56岁的他成为一个议员, 但他依然穷困,开始迷恋上写作,但是没有人读他的作品。
 
人生不能重来,对于已然降临的命运,无可奈何,无人倾诉。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25)
阶级固化、“寒门再难出贵子”,是我们近来常常提及的话题。
 
一开始,拍这部片子的本意是揭示不同的阶级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但在这一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导演也发现自己从开拍时试图映照英国阶级社会状况的社会观察者,演变成一个命运的沉思者。
 
命运不会因为你良好的出身,而对你网开一面。怎样过好自己的一生,很多时候在于自己面对生活的心态。
 
56岁那年,高富帅三人组中的约翰终于对导演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与真实经历:
 
约翰的父亲在他9岁那年就去世了,顶梁柱的倒塌令家中经济捉襟见肘,母亲为了能让他继续就读贵族学校,不得不走出家门,开始努力工作。
 
其实从那一刻起,导演在片中为他制定的富二代人设就已轰然倒塌。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26)
 
好在约翰很争气,大学时凭借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奖学金,毕业后成了大律师,让家人过上了最好的生活。
 
导演本来想拍一个富二代理所当然成功的故事,没想到却意外收获了一个中产子弟通过自我奋斗完成阶级跃升的励志篇章。
 
但约翰在人生后半场也和尼克一样失落,他对导演坦言,自己好几个高中同学都成了部长,和他们一比自己实在太失败了。
 
越往后活,我就越清楚“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适用于这世上的每一个人,因为人的欲望宛如黑洞,地球上这点分子实在是填不满这一个个无无底的沟壑。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27)
 
来伦敦东区的托尼(Tony)从小的梦想是当个骑师,21岁那年同样梦想破灭,选择去参加出租司机考试。
 
那时候年轻的他面对镜头侃侃而谈:
 
我会成为出租司机,我一定会,我要把出租司机执照甩在那些曾经低估我的人面前,让他们看看我的厉害。
 
35岁时,他说自己这辈子想干的事情还没有哪件干不成,想当骑师最后真的和Lester Piggot(著名骑手)同场竞技,想当演员就参演了斯皮尔伯格的影片。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28)
 
导演当场说了句很冰冷的话:你最后既没成为骑士,也没当成演员。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29)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30)
 
他只尴尬了一秒就恢复了笑容:有过总比没有强。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31)
 
这部片中其他13个孩子都在人生某个阶段显得阴郁,唯有Tony的脸上永远灿烂。
 
人一生的成就或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阶级,但生活得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并不是阶级决定的。
 
《人生七年》最新一集将会在2020年播出。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纪录片最后会怎样收场,是否会换一个新的导演继续延续一个又一个的七年之约,与这些嘉宾们一一告别?
 
【七周年特刊】人生七年:不可逆的人生之旅(图32)
 
文章来源:国际纪录片网
文章选取:钱荷云  董立娟  
本文编辑:钱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