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起:从专业视角解读经济改革的6个关键词 睿和咨询 2017-09-11
“不做喜鹊,不做乌鸦,只做啄木鸟。”这是全国政协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管理合伙人张连起对自身履职的要求。近年来,他的议政建言涉及财税、证券、社会、民生、注册会计师行业等领域,政策采纳成果丰硕。2015年《全面从严治党、防范两面人官员》提案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适时放开“普遍二孩”》提案得到高度重视并落地,2016年他提交了6项提案,体现了“啄木鸟”般的敬业与担当。 关键词一:去产能、降成本 产能严重过剩问题是结构性改革必须迈过的历史关口。张连起认为要在“严控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上立竿见影,必须率先攻克钢铁、煤炭等行业产能过剩高地,。 我国企业成本的比较优势正在流失,呈现“未富先高”的现象。企业过高的负债权益比导致企业不堪重负。成本导致企业偿债能力脆弱,信用风险上升。张连起认为,打好“三去一降一补”攻坚战,“去产能”要作为“当头炮”,“降成本”顺理成章成为另一“重炮”,两子一布,满盘皆活。 张连起在《关于坚定走好去产能、降成本这盘棋的提案》中建议:将降成本与去产能紧密结合起来,正向引导企业和市场对降成本的坚定预期;进一步减税降费;多措并举降低物流成本;引导各类资本进入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业,完善融资、融物带动实体企业技术升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积极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大力发展新三板、科创板以及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为企业融资提供有效支撑。 关键词二:全面营改增落地 从2012年1月1日营改增改革上海试点到现在逐渐全面推开,产业链减税效果持续体现,带来了一系列改革红利。张连起坦言,营改增落地实施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超出各方面预期。今年5月1日,营改增将全面落地,金融、建筑、房地产和消费服务四大行业业态复杂,改革的适应性更艰巨。鉴于当前财政收支压力较大,要把应对现实挑战、推动长远发展和实施改革攻坚更加紧密结合起来,破除利益藩篱。他在《关于完善营业税改增值税全面落地政策的提案》中建议:一是进一步简并增值税税率及征收率。 二是逐步放宽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三是尽快取消地方超税负返还优惠政策。四是切实降低与营改增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税负。 关键词三: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 回顾十多年来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历程,挑战复杂艰巨,成绩有目共睹。财政部等准则制定部门和机构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我国在国际相关准则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强。但张连起也坦言,国际会计审计准则到目前为止仍聚焦于西方发达经济体,对我国会计审计实务考虑不足;制定者主要是西方语境的代表,中国声音的穿透力不够;国际相关准则还不能说是高质量的,一国法治化、市场化、制度化实现形式的不一致被模糊处理,如公允价值、股份支付、职工薪酬等运用,审计报告增加分歧事项说明段等。 他认为,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不是“直接采用”,更不是英译汉的另一个版本。为此他在《关于建立中国特色会计审计准则与应用体系的提案》中建议:一是深刻把握国际趋同但不亦步亦趋的战略战术。坚定围绕中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实化细化我国相关准则与国际相关准则的差异。二是积极参与国际准则的制定过程。三是增强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制定的透明度和市场化程度,提高我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认可度。四是尽快制定新型交易事项的准则或制度。五是由财政部会计司牵头成立“重大会计专业判断分歧处置小组”,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牵头“重大审计专业判断分歧处置小组”,统一协调、应对相关准则实施中特别是其他监管部门处罚中尺度不一、解释不准等问题。六是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研究“三去一降一补”中涉及的会计审计问题;研究股票市场发行注册制改革背景下,推动会计审计准则准确实施、维护注册会计师合法权益的的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四:注册制监管转型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通过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监管转型是指监管理念、监管模式和监管方法要适应市场化、法治化取向,建立市场主导、责任到位、披露为本、预期明确、监管有力的框架体系。张连起认为,积极稳妥推进注册制,实现监管转型意义重大。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市场结构和市场功能存在缺陷,市场效率和公信力不足,新老问题叠加交织,决策面临多难选择。监管实践中存在被动型监管、选择性监管、随意性监管、弹性监管等现象,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权下放到各派出机构和交易所后,容易带来处罚结果尺度不一等问题。他在《关于股票发行注册制条件下监管转型的提案》中建议:一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监管重心要放在打击市场操纵上。二是监管要更加突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三是督导会计师事务所增强风险识别、防范和应对能力。四是加快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监管保障。五是积极做好权力和责任清单编制工作。 关键词五:“互联网+农业” 在城市电商饱和的背景下,农村电商异军突起。但张连起通过调研发现,农村电商存在人才、品牌化及物流三大瓶颈。农民对线上交易不熟悉,对移动互联网工具使用不熟练,对电商平台不熟悉,增大了电商品牌下乡的难度。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通讯网络不畅通、产品包装不新颖、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不少家庭难以单兵作战。他表示,如果政府能组织一个大平台,把建设品牌、质量保证、人员培训等相关工作统筹起来,农村电商就会更有前景,农民也会自主脱贫,农业也能沿着良性轨道发展。 张连起认为,通过“互联网+农业”模式,消费者与农户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互联互通,选择合适的电商和合格的农产品,购买到放心的农副特产,也降低了农户“靠天吃饭”的风险,促使农户、合作社等商家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为此他在《关于助推“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提案》中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维护电子商务交易秩序,防范交易风险。二是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标准化进程。三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四是完善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冷链运输。五是根据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采用适应本地区发展的农业电子商务切入模式。六是开展农业信息化知识培训,大力培养信息人才。七是加快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八是借助“互联网+普惠金融”,助力农民实现农村电子商务梦想。鼓励银行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面向农村地区提供安全、可靠的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服务,拓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广度和深度。推广创新针对小微企业、高校毕业生、农户、特殊群体以及精准扶贫对象的小额贷款。开展动产质押贷款业务,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集中统一的自助式动产、权利抵质押登记平台。加快建立多层级小微企业、农民信用档案平台,实现企业主、农户家庭等多维度信用数据可应用。扩充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降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征信成本。 关键词六: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我国正进入一个加速老龄化的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十三五”期间要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目标;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为手段,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张连起在《关于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的提案》中建议:一是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将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120元/月。二是积极开展“50+”行动计划。按照个人财务生命周期对就业和福利政策进行结构调整和参数调整,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培育人力资本,释放健康服务领域的新需求、新供给、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以培训、减税、补贴等方式帮助大龄人员实现转移就业,解决传统产业冗员和新兴服务业招工难的问题,提高劳动人口年龄和就业参与率,补齐社会保障短板,为提高老龄人口的购买力奠定基础。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养老模式。四是让养老从家庭和代际角度脱离出来,使每一代人可以从自己工作起就积累未来。五是结合脱贫攻坚工程,加大政策扶持。对于有关养老政策实施后仍然得不到保障的困难群众,要制定“特保”政策,探索建立专项“失能补贴”,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进行补贴,确保特困地区、特困老年生活不发生突破伦理底线的事件。六是尽快建立政府、社会、个人分担合理的、可持续的、长期精算平衡的市场化养老保障体系。 文章来源:《财务与会计》 文章选取:钱荷云 韩建伟 本文编辑:郝炳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