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语:值此睿和成立一周年之际,分享张连起老师的《梦想、会计与远方》。让我们共同铭记:会计只能给你谋生的饭碗,而人文给你自由的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文/张连起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会计当然也不例外。 我所探索确立的人文会计,就是会计与人文(主要指“文、史、哲”三个方向)的联系和影响,就是“文、史、哲”对会计的投射与互鉴。简言之,是人文对会计的滋养、会计对人文的浸润。 (一) 文学,人文会计的水中树影。 人文会计背景的文学,指的是广义的文学,包括文学、艺术、美学等领域。会计为什么要融入文学?因为,文学能强化我们的价值判断,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 鲁迅先生的小说,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孔已己、祥林嫂等艺术形象,你不仅看见其中的愚昧、无奈和悲伤,看见透彻骨髓的国民性,还看见深刻的悲悯、切肤的痛苦、无言的抗争。《红楼梦》中能看见内部控制,《三国演义》中能看见公司治理…… 文学与艺术使我们看见现实背后贴近生存本质的现实。在这个现实里,除了理性思考之外,还有对“美”的感性顿悟。如同河边的树木,必定会在水中留下倒影。究竟岸上的树木是唯一的现实,还是水中的树木倒影是唯一的现实?生活中的我们通常认为岸边的树木是现实——可抵近、可触摸,却往往忽视另一个世界的真实存在,那就是水中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 文学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凌空蹈虚,文学是另一种真实,正如会计学并非数字的计算、会计真实并非精确事实一样。会计分录如同岸上的树木和水中的倒影,对称平衡。这倒影,波光如镜时清丽静美,风吹雨打时细碎飘零。而文学,正是心灵与影子的对白。 融入文学的会计,是要告诉会计人:发现会计本质的时候不能少了文学思维。 (二) 历史,人文会计额头上的矿灯。 我们对历史的胃口,都让学校的教科书、参考资料给“倒”了。死记硬背历史事件、年代的结果,任谁都会一谈历史都会色变。 但是,漫长的煤矿巷道里,不能没有头上的矿灯——历史。如果你缺少基本的历史训练,你很难获得洞察、辨识和质疑的能力。罗素说:“对历史的透视能够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出,什么事和哪种活动有着永久的重要性。”所以,历史是鉴往知来,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你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赤足踩在历史松软的沙滩上,俯身拾起一个个散发着智慧光芒的五光十色的贝壳,细细把玩,心中一片慨然。合上历史书籍,那些人、那些事不会就此消失,会跟着他们的故事进入会计人的心灵深处,不时与我们或怅然、或欣然地对望一眼。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读史,特别是会计史,给会计人宽阔的历史纵深。饱读史书的唐太宗李世民说过:要做到“性怀辩慧,非积学不成。光于不朽者,其唯学乎!此文术也”。意即只有通晓古今治国的经验,才能飞扬英美之名,这是治国之术。他认为:人们通过读史才能了解历史的面貌,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从中得到启示和智慧,离开了史书,这一切将成为不可能。 (三) 哲学,人文会计的夜空星辰。 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不愿糊里糊涂地活着。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就是说要活得明白。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请注意“观”这个词,世界观就是“观”世界,人生观就是“观”人生。第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第二,所“观”的应是世界和人生的全局。我们平时往往沉湎于身边的琐事之中,有时也会从中跳出来,想一想世界究竟是什么、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这时候就是在进行哲学思考了。 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都被这些问题搞晕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是,意义不在于意义本身,不在于意义的结果,而在于创造意义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意义也就没有意义了。 哲学让人综观世界和人生的全局,实际上就为人的进取方向提供了一个坐标。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只是追求世俗的成功(如赚了多少钱、当了什么官),他的成功就只是表面的、肤浅的,仍然是在混日子而已,区别只在混得好不好。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也就是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人、一个大写的人。这样的人即使不属于世俗的意义上的成功,他的人生仍充满意义。事实上,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成功者恰恰出于这样的人之中。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包括创造财富的领域,做成大事业的绝非只有一些小伎俩的精明之人,而必是对世界和人生有广阔思考和独特领悟的拥有大智慧的人。 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这么一问,意义就产生了。很少人能达到圆满的境界,但生命的意义不就是在追求圆满的过程中吗?!只有人才会有这样的提问,才会有这样的终极思考,动物不会,这就是动物与人最根本的区别。 生活在“白天不懂夜的黑”的日子里,会计人可能不知道自己站在什么方位,也不知道这个方位在人生格局里有什么意义;既不清楚来时走的是哪条路,也不明白前面的路往哪里去。这时,头上的星辰会给我们指引方向——那就是哲学。 (四) 一切中外文明的成果都是人文会计的养分。考察美国会计的知识结构,发现会计专业80%的课程都和我们通常认为的专业内容无关,其中主要课程是人文学科。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构成了现代大学教育的灵魂。专业教育容易理解,无非是在社会上有个赖以生存的饭碗。而通识教育的概念却很抽象,抽象到中国的大学几乎忽视了其存在。其要义就是让学生入学后全方面接触各种学科,尤其是人文,以此培养自由的意识和健全的人格。这是美国大学教育兴盛不衰的秘诀之一,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唯一途径。 在通识教育下,要学些什么科目呢?写作、文学、哲学、历史、艺术、宗教、沟通等等。这似乎都是我们所说文科教育,按我们传统的思维,就是死记硬背。可是真正的文科教育却不是这样,好书也不是用来背的,而是用来讨论交流的。 你会读书吗?你会思考问题吗?神学教授在第一堂课的时候就说:“我并不要求记住多少基督教的东西,因为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通过你们坚持的阅读和讨论,我希望引导你们独立思考和全面分析,这样以后不容易被别人的蛊惑所左右。” 美国会计人超前的思想并不在于多看了多少书,而在于正确看待书本和作者的眼光。在不断阅读、思考、质疑、讨论和再思考的过程中,你才能排除外在一切刻意的影响,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在此,不妨稍稍指出人文素养和人文知识的区别。 人文知识是外在于人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你的生活与行为中,才能称之为素养。人文素养是会计人涉猎了文、史、哲等人文知识之后,以“知”践“行”,以“行”促“知”。 (五) 这世间上没有容易获得的东西,基于“文、史、哲”之上的人文会计也不例外。如果会计人不读书、不思考、不践行,思维会日益干瘪,境界会日益窄仄。如果我们以为微博、微信上那些夸张的、惊悚的、匪夷所思的内容,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那么将永远无法真正认识这个世界。 能望远的人才想登高。生活需要我们抬起头来做人,而不是鼠目寸光地盯着一处处琐碎、一处处肮脏。 注册会计师是市场经济的“啄木鸟”,公众利益的“守夜人”。注册会计师具有接触微观经济面广、贴近经济社会前沿等天然优势。在本职工作之外,我注重发挥这一专业优势,把脉财经冷暖,瞭望经济风云,洞悉问题关键。潜心参政、专业咨政、务实议政、理性问政。在全国政协无党派界别,名家荟萃,大家咸集,得以与林毅夫、李稻葵等著名经济学家时时沟通,快何如哉。每当想到建言献策可能影响政策,我的内心暖意顿生。我知道,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折射。 中国梦催生会计梦,会计梦连着中国梦。忘不了一个个夜深人静的日子,我神驰于专业的绚丽绽放、人文的光荣梦想。我愿我的文字,向传统致敬,向幸福出发,给深藏赤子之心的人以丰盈、以昂扬、以力量!
生活不是当下的苟且,从人文会计出发,还有梦想和远方。 文章来源:《起而论道》序 本文编辑:杨耀程 |